“更快、更高、更強”這個奧林匹克格言成為制藥工業生存的新準則。丙肝藥物Sovaldi以10倍的優勢取代Incivek成為歷史上銷售增長最快的藥物,上市前三個季度銷售近90億美元,令人頭暈目眩。PD-1抑制劑的開發速度如果考慮藥監標準的提高也是史無前例,Keytruda進入臨床3.5年后成功在美國上市。高強度投入、利用所有藥監政策優勢(突破性藥物、優先審批、滾動申請)、高風險臨床設計(越過二期直接進入三期)是現在主要競爭領域的標準打法。一慢二看三通過的模式已經成為歷史。
制藥企業在短時間內的大規模并購和資產互換也是前所未有。如果輝瑞成功收購阿斯列康,艾伯維沒有退親沙爾,2014年會成為制藥工業歷史上交易額最為龐大的年份。即使在這兩宗最大交易未能成交的情況下,2014年也有總值3000多億美元的合并與并購。沒有人能參與所有領域競爭,所有人都必須選擇自己有機會生存的戰場。
以免疫療法為代表的顛覆性技術是2014年的最大亮點。PD-1, CAR-T,BiTE, T-Vec這些怪異名詞進入主流大眾媒體。大眾即使不知道這些東西的來龍去脈也會模糊感覺到癌癥的治療正在經歷深刻的變革。少女Emily Whitehead經歷九死一生戰勝惡性白血病,成為標志性人物。RNA技術走向成熟,BioMarin斥資8.4億美元收購Prosensa的杜興氏肌肉萎縮癥RNA技術平臺。Obeticholic acid有望成為首個治療非酒精脂肪肝新藥。首個基因藥物Glybera在德國上市,不管其治療價值到底如何,其140萬美元的價格已經令所有人目瞪口呆。沒有最貴,只有更貴,藥物從大眾消費品轉入奢侈品時代。
罕見病藥物研發繼續保持強勁勢頭。除了罕見癌癥,杜興氏肌肉萎縮癥,特發性肺纖維化,囊腫性肺纖維化成為關注焦點。特發性肺纖維化成為本年度罕見病最大突破,FDA在同一天批準pirfenidone和nintedanib,終結了IPF無藥可用的歷史。冰桶挑戰讓大眾知道了ALS,但ALS的藥物研發難度卻遠比冰水令人不寒而栗。
FDA接受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生物仿制藥申請,山多士的Zarzio在歐盟上市6年之后開始進軍美國市場,也預示世界最大醫藥市場可能會很快開始接受生物仿制藥。2013年生物藥占了世界銷售前10名藥物的7個席位,而這些藥物開始逐漸失去專利保護。巨大的利潤令職業高手如安進、輝瑞,業余土豪如三星電子、富士膠卷,以及被小分子仿制藥擠壓得奄奄一息的諸多中國企業紛紛進入這個十分復雜的地雷陣。前景如何?引用《加州旅館》的一句歌詞:this could be heaven or this could be hell。
豪賭有輸有贏,但都需要鋼鐵般的意志。葛蘭素遭受darapadip和lapatinib(乳腺癌)三個超大臨床實驗的巨大打擊,成為本年度最悲催的廠家。默克的Vytorin則在被質疑10年之后終于平反昭雪,顯示心血管保護療效,成為超大臨床實驗的贏家。諾華的心衰藥物Serelaxin令人大失所望,未能提前上市。但LCZ696出人意料地成為一匹黑馬,或許令投資者暫時忘掉Serelaxin。免疫療法先行者Dendreon因對銷售的過于樂觀估計導致債務過多而破產。這和Juno、Kite等免疫療法新星的高調IPO形成鮮明對比。
塔夫茨最新研究顯示發現一個新藥的平均成本達到26億美元,而知名機構估計5年以后全球處方藥市場將達到1.3萬億美元。支付部門會越來緊縮象Nexium那樣雞肋藥物的支出,所以制藥工業必須把26億美元的研發成本花在Sovaldi和Keytruda這樣的刀刃上。制藥工業逐漸意識到這個新現實,成功率較高的孤兒藥開始成為主流,me-too藥物被逐漸邊緣化,立項更關注產品為病人帶來的治療價值。FDA已經批準了34個新藥,估計本年度最后會批準40個左右新藥。新藥項目和新市場形勢的磨合基本結束。